发布时间:2017-05-24 12:08: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基金子公司3年10倍的规模增长背后的风险揭秘

    自2012年11月诞生以来,基金子公司凭借其广泛的业务范围以及无风险资本和净资本约束的监管短板,规模快速膨胀,2013年只有9000多亿,经过2014、2015和2016年上半年的爆发式增长,现规模高达10.5万亿,创造了3年10倍的增长奇迹。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5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强调不得让渡管理责任。基金子公司在狂飙突进的背后蕴藏了哪些风险?监管重点是什么?产生哪些影响?

    摘要
 
    基金子公司3年10倍的规模增长奇迹:银行资金流向非标的通道。2012年基金子公司诞生之后,除了不能直接发放贷款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业务限制。再加上当时信托和券商资管的部分业务陆续爆出一些风险事件,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限制,这又为基金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目前总计有109家基金公司,设立了子公司的比例高达72.5%。
 
    资产端以通道和非标业务为主。从管理方式上看,通道类业务的主要功能有两类:一是将资金投向限制性行业以逃避监管,二是将资产由表内转向表外。商业银行通过该方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降低资本约束要求,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基金子公司从事通道业务的优势在于效率高、费率低,而且比主动管理类项目时间短,2016年基金子公司通道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7.47万亿,在总规模中占比71.1%。从投资标的来看,主要投向非标市场,规模为8.87万亿元,占比82.8%,最终投向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
 
    负债端以银行资金为主。银行资金在负债端的占比最大,且其比重稳步上升,2016年银行委托资金占比63.1%。从资金来源的规模来看,2016年银行委托资金6.42万亿,较2015年的5.29万亿增加1.13万亿,增长21.4%。
 
    基金子公司潜藏的风险点:规避监管、职责不清、低资本、高杠杆、通道业务让渡管理责任、风控措施不足。通道业务和非标业务规避了监管,将表内资产转表外以及将资金投向限制性行业,导致金融风险上升和宏观调控效率下降。尽管基金子公司在通道业务中不负责具体的项目管理,但是与委托方的银行又存在职责不明的问题,导致基金子公司存在巨大的兑付风险。相比信托和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在2016年前没有资本金的约束,行业杠杆高企。2016年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0.5万亿,但是79家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计却只有56.5亿,行业杠杆高达1800多倍。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