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4 18:13:0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氢能源产业再出重磅政策!年产值10万亿的市场如何起飞?

    股友们为什么关心氢能源及其储能?因为买低卖高是永恒的股市赚钱方法。现在氢能股票相对低估值、低价位,有赚钱机会;而锂电池、光伏设备连带大多数稀有金属类股票被炒作得较高了,在完成一轮回调之前,参与的风险大于机会。
 
    一、国家宏观和省市中观氢能产业政策的变化。
 
    1、工信部近期表示,将支持发展零碳排放的氢气发动机,下一步还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可见,未来使用氢气发动机的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才真正算得上是使用了新能源,当然采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方式进行动力电池储能,如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是另一种新能源的使用方式。
 
    2、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要在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其实仅在2021年,河北、浙江、天津、贵阳、宁夏等省份都相继出台了氢能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
 
    相信,在北京市出台“14·5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示范效应下,其它省市也会效仿和争抢出台自己的氢能产业规划、实施方案或政策。
 
    二、未来年产值10万亿的氢能市场如何起飞?
 
    1、中国氢能协会预测的相关数据如下:
 
    到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的产值将会达到1万亿以上。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主体,央企和上市公司是氢能产业新赛道的领军者。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估算2025年之前,氢能产值在总产值中的占比逐渐接近1%。可见,这是一个对央企、地方、上市公司来说,相对较大的占比份额和新经济、新方式、新格局的发展机遇。需要抢占发展机遇和抓紧布局、投资实施、研发应用。
 
    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
 
    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2、制氢的两种传统方式和新技术突破。
 
    “灰氢”和“绿氢”,是制氢的两种传统方式。
 
    “灰氢”指使用化石发电的电力、采用不环保的化学方式制氢。
 
    “绿氢”指使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发电的电力、采用环保的化学方式制氢,如电解水。
 
    上市公司宝丰能源2020年4月20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此次开工建设的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项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和200MWp复合型光伏电站等。
 
    我国制氢以煤制氢与工业副产氢为制氢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64%、21%。我认为,“绿氢”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上市公司鸿达兴业2020年以来,充分利用积累的技术、市场和上下游协同优势,借助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禀赋优势,加大规模化制氢、储运产业化力度,规划建设年产五万吨氢能项目,提高氢能产能;投资建设运营加氢站、民用液氢工厂,生产和供应气液氢、高纯氢气、超纯氢气等,可广泛应用于氢燃料汽车、石油化工、电子冶金、食品加工、浮法玻璃、有机合成等领域。2020年4月,公司建成运营我国首个民用液氢工厂,液氢规模化生产和民用化应用,将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子、冶金、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2020年11月乌海化工与乌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燃料电池汽车供氢服务协议》,加氢站已正常为乌海公交公司运行的燃料电池公交、大巴等用氢车辆提供氢气及加注服务。
 
    氢能技术已经有所突破。据报道,韩国科学家近期宣布了将液氨直接高效转化为氢气的新技术,利用液氨成功地生产出大量纯度接近100%的绿色氢气。这种方法消耗的能量仅为电解水制氢的三分之一。
 
    3、氢能源汽车。
 
    国内氢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
 
    2020年氢能源汽车保有量约7352辆,以物流车与客车为主,交通运输领域已经成为氢能下游应用市场发展的突破口。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测,2025年我国氢燃料汽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
 
    可见,氢能源汽车将成为今后的一种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和新赛道。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