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3 16:02:4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鲁迅不写长篇书籍写了那么多杂文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一生曾三次计划写长篇,最终都放弃了,个人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鲁迅的写作技术难支持长篇。
 
    鲁迅的创作源头源于西洋小说和龚自珍一派,他在成年后看到的西洋小说才比较多,可能才真正意识到长篇小说并非短篇的组合。
 
    当然,短篇小说也很难写,单从小说技术论(不谈小说思想之类),鲁迅的短篇创作也不是太成熟,站在文学史的角度看,个人比较同意成仿吾先生的见解,即《故事新编》带有开创性,在艺术上比较完整,可惜鲁迅认为这些作品“油滑”,所以没有进行下去。
 
    长篇小说需要时间、带入感、模拟情景等,在当时,中国作家都做不太好,今天看,《倪焕之》《子夜》等在技术上都有硬伤。鲁迅没有太多基层生活体验,开始创作小说时已经35岁,积累不太够,所以写现实主义长篇确实有点难度。
 
    鲁迅的短篇小说的带入感也不强,其实带入感不强也没什么,大家就当小说看,写出汉魏六朝气象,也有意思,这是《故事新编》之长。卡夫卡的小说带入感就不那么强,不照样是大师么?
 
    可惜当时的氛围一切视西方小说为圭臬,鲁迅亦不太敢越雷池,这比较遗憾.
 
    第二,在经济上不划算。
 
    鲁迅后半生收入尚可,能维持中产,但比较颠沛。
 
    卖文求生的人大概都知道,靠写专栏吃饭的话,相对稳定,可专栏是很难连续一年以上的,一旦断档,又要去找新生意,这实在很痛苦。
 
    在相当时期,鲁迅不断去谋求一个稳定的饭碗,后蔡元培给鲁迅在中央研究院挂名撰述员,每月有100大洋,鲁迅才下决心写字维生,这个职位挂名多年,对鲁迅帮助很大。
 
    写专栏、杂文之类,钱很快到手,如果写小说,出版都是问题,很可能会赔钱,风险太大。
 
    其三,心态欠宁静。
 
    长篇小说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创作环境,但鲁迅所处环境颇动荡。

另一视角

换一换